编辑部:
前些年,三资企业在我国招聘人才时,“工业工程师”一职一直无人应聘,许多人甚至把工业工程师与其他工程师混为一谈;而几年后的今天,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旧没有“工业工程师”的职业岗位,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近,一批专家、学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科技期刊出版座谈会上呼吁:应重视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与开发,让工业工程师走进中国的各类企业。
据专家介绍,工业工程作为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为控制和优化大规模工业活动而做的成功探索。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企业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规律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管理方式,因而,工业工程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不同,它不是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一门由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是使企业(或服务业、政府机关)能够高效运转的软件。
专家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这种突然间大规模引进和推广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因为80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刚进入改革的中国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我国在引进推广现代管理时,忽视了“工业工程”的开发和应用,而离开了工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企业的现代管理和经济效益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现代管理与工业工程的结合是经济起飞的规律性道路。
据了解,“工业工程”虽起源于美国,但早已走向世界。西方国家的大中企业都设有工业工程部,有一大批工业工程师在工作。1990年,美国工业工程师就业人数已占全国工程师就业人数的8.9%,这一年,美国已有150所大学成立了工业工程系,其中92所可招收硕士生,每年有175位博士生入学。而我国,在此之前工业工程还是一片空白。1989年,一批学术界人士开始致力于工业工程知识的推广,他们在一些国营企业推行“工业工程”,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工程的学术团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1996年,上海交大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又合作创办了我国在这个领域里的第一本专业性刊物———《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在我国开始起步。目前,我国也有20余所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一批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即将走向社会。但这一切与我国目前国企担当的深化改革的重任相比还远远不够。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大工业工程的推广力度,广开途径培养工业工程管理人才,让更多的工业工程师尽快走进中国的各类企业。本报记者余传诗